場景9:風景
實物和人物介紹完,介紹一下風景。坦率說來,我并不擅長攝影,所以這三章寫得可能會不太專業。我更多地是介紹方法,以及告知大家可能性。
如果有不對的地方,請見諒。
微縮景觀
風景大片,我覺得大家應該都在各大平臺看過了,所以本章不會介紹太多常見的風景制作方法。而是介紹一些少見的,我這里介紹一個比較有趣的類型:
Prompt | 解釋 | |
---|---|---|
類型是什么? | Miniature faking | 迷你化仿效果(Miniature faking),也稱為玩具世界效果,是一種通過特定的拍攝和處理技術來創造出一種縮小的場景感覺的方法。這種技術可以讓實際大小的對象看起來像是一些小的塑料或金屬模型。 |
主體是什么? | Train Lines | 火車線路 |
環境是怎樣的? | null | 不太重要,就讓 AI 自由發揮 |
構圖是怎樣的? | null | 不太重要,就讓 AI 自由發揮 |
用什么鏡頭? | null | 不太重要,就讓 AI 自由發揮 |
是什么風格? | style of Japanese | 我想要那種日本火車style,所以加了這個參數 |
另外還制作了一個火星工廠:
Prompt | 解釋 | |
---|---|---|
主體是什么? | Mars Factory | 火星工廠 |
另外,我還很喜歡用這個效果制作一些多肉植物的照片,主體只要填寫:cute mini Haworthia cymbiformis plant in a pot,或者 cute mini Aloe plant in a pot :
建筑
嚴格說來,這個不算風景,但因為我實在不知道該放哪里,所以還是放到風景這了。
因為我不是建筑相關的從業者,所以我這里只介紹一種用法:對于人造物件,可以在主體里加入由 某某某 制造。以建筑為例,也不需要在 prompt 里加類型:
Prompt | 解釋 | |
---|---|---|
類型是什么? | null | 不太重要,就讓 AI 自由發揮 |
主體是什么? | Structure by Dame Zaha Mohammad Hadid | 我的母校香港理工大學設計學院大樓的設計師 Dame Zaha Mohammad Hadid |
右邊是 Frank Gehry:
如果你對建筑感興趣,不妨試試兩種風格的建筑融合在一起試試,說不定會碰撞出有意思的設計。
技巧十六:改變相機與鏡頭
前幾章節分享了燈光,本章分享下,相機和鏡頭。
可能有些朋友用過一些手機 App ,它并不像 PS 工具那樣,允許你修改圖片的白平衡等參數,而是讓你體驗用舊相機(如膠卷相機)拍照,雖然本質上來說,它也是通過各種參數來模擬當年的相機效果,但的確挺有意思的。
在 Midjourney 里,你也可以通過增加相機或者鏡頭的名稱,從而達到類似的效果。根據我的實驗,Midjourney 可以改變以下幾類:
相機:支持不同種類的相機,比如運動相機 GoPro
膠卷:比如 8 mm 電影膠卷
鏡頭:比如 15 mm 鏡頭
相機設置:比如長曝光、雙重曝光
景深 & 焦點:比如深景、淺景,還有消失點
我很喜歡雙重曝光的效果,以及長曝光:
不過各位使用時,需要根據自己的場景選擇合適的相機和鏡頭,比如無人機視角,都不太適合拍近物:
照片 | 名稱 | 介紹 | 適合場景 |
---|---|---|---|
GoPro | 運動相機視角 | 自拍,或者運動場景 | |
![]() | Drone | 無人機視角 | 適合航拍,或者天空景色 |
polaroid | 寶麗來 | 應該不需要解釋了吧 | |
black and white film | 黑白照 | 應該不需要解釋了吧 | |
Kodachrome | 柯達生產的彩色幻燈片底片品牌 | 具有非常高的顏色鮮艷度、對比度和持久性。 | |
shot on 8mm | 電影 8 毫米膠卷是一種便攜式、簡單易用的膠片,分辨率比較低 | 適用于拍攝家庭和旅游等普通場景 | |
shot on 16mm | 電影 16 毫米膠卷 | 16毫米和35毫米主要用于制作電影、紀錄片和商業廣告。 | |
shot on 35mm | 電影 35 毫米膠卷 | 16毫米和35毫米主要用于制作電影、紀錄片和商業廣告。 | |
Microscopic | 顯微鏡 | 適合一些需要放大觀察的實物 | |
Fisheye Lens | 魚眼鏡頭 | 魚眼鏡頭可以將整個場景拍攝在一個范圍內,這種鏡頭的視角通常在 100° 至 180° 之間,可以呈現出非常夸張的透視效果。 | |
Wide Angle | 廣角鏡頭 | 適合風景照,可以讓畫面容納更多內容 | |
![]() | Ultra-Wide Angle | 超廣鏡頭 | 適合風景照,可以讓畫面容納更多內容 |